搗麥仁

2024年2月21日 5点热度 0人点赞

「初一元寶、初二瑪瑙、初三皮條」,是我的家鄉過年食譜中的「保留曲目」。按照家鄉的民間習俗,正月初一到初三為大年。在這三天裡,家家戶戶的菜單上,除了糖花子(油炸麵食)、烤點心、糖酥(類似桃酥)等頗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外,還有相對固定的主食。初一元寶,是指肉餡餃子,取招財進寶之意。初二瑪瑙,是指麥仁湯,取吉利祥和之意。初三皮條,是指連湯捋面,取細水長流之意。這三樣里,餃子和捋面都是現做即可,麥仁須提前加工備好。因此,搗麥仁就成了臘月里的一項重要事務。

搗麥仁很有生氣,充滿動感。人們通常會選擇臘月里比較溫暖的中午時分,來到結了冰的河面或湖面。選擇一處干淨的冰面,在上面鑿出一個深約二十厘米的冰窩窩,把拌過鹽水的新麥倒進去,再用圓形木杵或石杵反復舂冰窩里的麥粒,使麩皮軟化脫落。這個時候,也是一年當中難得的農閒時節。寬長且彎彎曲曲的冰面上,不時回盪着有節奏的舂杵聲、人們的笑語歡聲和孩子們的追逐打鬧聲,給天氣寒冷的臘月賦予了別樣的情趣。

舂過第一遍後,將麥子從冰窩窩中掏出,倒入簸箕中。簸掉脫落的麩皮,再將麥子倒回冰窩窩舂第二遍,直到麥皮完全脫落,乳白色的麥仁在瓊玉似的冰窩里晶晶閃光,猶如一窩窩珍珠。人們也在一片歡笑聲中收好麥仁和器具,打道回府,冰面上又恢復了寧靜。

舂好的麥仁帶回家再經過清洗,用廚房的大鍋台煮——這一大鍋麥仁幾乎可以讓一家人吃到正月結束——輔以佐料,大火燒開後,用文火燜煮一夜,使肉和麥仁充分交融,隨後冷藏備用。待到大年初二這天,取適量熬煮好的麥仁放鍋中,加清水燒開,放入鹽、花椒、姜粉等調料反復翻攪,那一粒粒翻滾的麥仁好似珍珠瑪瑙,讓圍在爐火旁的孩子們饞得直流口水。出鍋前撒一把翠綠的小蔥花,那香味真是讓人無法抵擋,更是寒冬時節的滋補佳品。

隨着時代的變遷,更加方便快捷的機器替代了手工勞動,搗麥仁似乎已經成為只存在於記憶深處的「鄉愁」。但近幾年,越來越多的人又重新回到了搗麥仁的「大軍」中,冰面上再次響起了有節奏的舂杵聲和人們的歡笑聲。這份暖暖的「年味」讓我們痴迷、回味和傳承。

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02月21日 20 版)